教養資訊

幫孩子做太多,會破壞內在學習動機

前幾天,和幾位個幼兒園老師聊天,聊到最近的孩子,對於自己的事越來越不經心,好像跟自己沒關係一樣,走路也不看路,常東撞西撞;鼻涕掛在臉上也只是來找老師,不知道要拿衛生紙擦乾淨;都小班了還坐推車上學,結果每次運動最先累的都是他,後面的課也就沒精神上了。

很多時候大人只是因為求快、求方便,就順手幫忙孩子,我們家長輩也曾幫小班的孫子穿鞋,我們當下當然就阻止,得到的回應是「我知道他會穿,但我幫他穿比較快啦!」餵飯也是,為了怕弄得髒兮兮,直接餵小孩比較快又乾淨,就連現在孫子都小學了,還會幫忙挑魚刺,搞得小孩每次吃魚時,都會問「這魚有刺嗎?」媽媽聽了都快暈倒,吃魚要注意刺不是基本常識嗎?居然還問,難道說沒有,吃魚就可以狼吞虎嚥嗎?

教養資訊

大人過度保護孩子,幫他做太多,會剝奪孩子許多學習的機會,更糟的是會破壞孩子的內在動機。

1. 幫孩子整理書包,孩子該帶的東西都是大人幫忙準備好,會讓孩子失去責任感。

2. 全程幫孩子餵飯,孩子不需要好好去品嘗每一種食物的美味,不管飽不飽,都要把食物餵完,這會破懷孩子對吃飯的動機。

3. 幫孩子清理書桌,收拾玩具、遊戲間,孩子就不會養成物歸原位、順手收拾的行為,破壞整潔的習慣。

4. 幫孩子穿衣穿鞋,讓孩子少了許多練習的機會,穿衣穿鞋不是會了就好,還需要快與整齊,剝奪練習機會,會妨礙孩子的動作協調發展。

5. 幫孩子選擇好,什麼事或物都幫孩子做好分析判斷,孩子就不需要思考,會妨礙孩子的自主判斷能力發展。

6. 幫孩子做下一步,或幫孩子安排好該做的事,與先後順序,孩子就缺少組織計畫的練習機會,會讓孩子更加被動與依賴。

7. 不斷提醒孩子規矩,孩子都不需要記住該有的規範,反正大人會一直提醒,這會破壞自主與自律的學習。

8. 為了讓孩子不要有情緒,就順著孩子,這反而會降低孩子面對困難時的耐挫力。

很多事沒有幾歲該會的標準,例如擦桌子,有些孩子一兩歲吃完飯給他濕紙巾就會擦,有些孩子到了小學吃完也不會清理桌子,這真的端看大人有沒有讓孩子知道這是他該做的事。如果怕麻煩,什麼都幫孩子做好,沒有教、沒有練習,孩子就會覺得很多事都跟自己沒關係,沒責任感,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是很難在社會中生存的。